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化的经济,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发展。AI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就人工智能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抓住机遇,促进AI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层次地融合,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当前各地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围绕这一重点工作,各地政协也组织了形式多样的调研、协商活动,为拓展人工智能场景应用、促进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集智聚力。
当前,人工智能正在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引擎之一,作为创新大省的广东如何赢得发展主动?这既是省委、省政府格外的重视的事,也是省政协着重关注的领域。
党政有所思,政协有所为。广东省政协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提前谋划,早早就定下了以“开展AI有组织科研攻关,拓展人工智能新赛道新场景”为题,开展上半年的“粤商省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旨在通过这一高层次高规格的协商平台,为广东省打造通用AI产业创新引领地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从1月开始,省政协科教卫体委就组织了调研组前往韶关、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开展调研,拉开了探索AI产业发展新赛道的序幕。调研组深入人工智能企业、科研院所、数据中心,体验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来的惊喜,并召开多场调研座谈会,听取企业家、专家学者、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的意见建议,为广东省AI产业发展“把脉问诊”。
调研组认为,目前广东省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快速、数据和算力资源日益丰富、应用场景不断拓展,这为开拓人工智能新赛道新场景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仍存在对场景创新认识不到位、场景机会开放程度不够、场景创新生态不完善等问题,需要加强统筹指导,鼓励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深入挖掘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促进智能经济高端高效发展。
省政协委员、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会长杜兰全程参与了调研。她长期关注人工智能领域,在今年省两会上就建议广东抓住大模型应用机遇,打造通用人工智能高地,促进各类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一路调研下来,杜兰进一步建议,广东应重点着眼于满足未来服务型机器人在养老、社会服务、医疗看护等领域广泛应用的刚需,加大对智能机器人专项科研支持,鼓励高校相关科研成果快速灵活转化,打造全球机器人产业中心。
“大模型是人形机器人的灵魂和核心,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的具象化平台,在消费者领域、城市应急、急难险重、复杂环境、工业生产的处理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深圳调研了部分人工智能企业之后,省政协委员、广州华工信元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芳对广东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更有信心了。她认为,人形机器人这个产业在未来两年会获得突破性增长,广东要在新赛道上加速奔跑,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实现本土化。
省政协委员、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俞祝良则建议,要打破资源壁垒,实现人工智能发展要素共享。他提出要将人工智能赋能智能制造设备,其中,服务型机器人是实现“制造业当家”“服务一老一小”的重要举措,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支持力度。
委员们的建议也得到了省直有关部门的认可。省大湾区办专职副主任祝永辉在3月4日的座谈会上也表示,要加强应用场景建设,促进构建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下一步,省发展和改革委将围绕人工智能新兴技术和企业创新发展需求,持续征集发布场景机会清单,主动谋划一批高价值重大场景项目,加快人工智能新技术新产品商业化落地。广东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夏奇峰也表示,将发挥广州、深圳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的引领作用,搭建供需平台,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在工业制造、能源、政务、医疗、交通等领域打造一批示范性强、带动性强、有重要影响力的典型应用场景。
凭“新”而变,向“实”而行。省政协调研组的脚步仍在路上,努力为拓展人工智能新赛道新场景寻找更多的“星星之火”。
福建省政协重点提案办理协调会聚焦数字贸易创新发展
“一家。”这是福建天守集团给出的答案。自动模板机、自动隧道机、自动穿绳机将天守纺织的织布,送到天守超纤进行染整,再送至天守服装制成成衣,便能“自动化+”,实现从“一根纱”到“一件衣”的产业链闭环。
“时至今日,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在福建企业随处可见。”4月18日,福建省政协召开“加快推进全省数字贸易创新发展 为外贸发展增势赋能”重点提案办理协调会,委员们与提办双方面对面敞开畅谈,共商数字技术核心竞争力不足等问题。
当前,福建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着力打造一批集聚资源、便利交易、提升效率、创新发展的数字贸易平台,逐步形成了闽货“出海”的“雁阵”。因此,在委员们看来,要进一步利用5G、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等核心技术融入生产、制造、管理、销售环节,夯实数字经济产业链关键环节基础,真正将数字技术充分运用于商业模式创新。
委员们提出,要加快建立数字贸易龙头企业“一企一策”,加大对数字贸易企业税收优惠和补贴资助力度等,鼓励数字贸易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加快数字服务领域核心技术的研发与突破,支持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技术不断创新,打造“跨境电商+数字产业链”发展模式。
如何营造数字贸易良好环境?委员们建议,要进一步完善数字人才培养机制,成立数字贸易学院,开设数字贸易专业,通过开展“数字经济+贸易+人才”的方式,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开展复合型数字贸易人才培养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打造数字贸易创业项目孵化基地。此外,加快5G、区块链、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以“5G+人工智能+云计算”为基础的研发应用平台,真正夯实全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力促各地产业融合发展。
“要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融合发展标杆企业、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予以资金奖励,激发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动力。”“要在研发设计、工业互联、信息服务等数字贸易领域,培育、引进一批资源整合力强、商业模式新、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平台型头部企业。”会场上,就如何破解“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等相关难题建言不断,进一步凝聚共识、积聚智慧、汇聚力量,为推进提案办理开好头、起好步。
副省长王金福当场表示,要大力传承弘扬习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数字福建建设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以此次重点提案办理为契机,加强部门协同、省市联动,狠抓责任落实,加快推进数字贸易创新发展,为全省外贸发展增势赋能。
“聚焦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开展重点提案办理协商,是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数字贸易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省政协主席滕佳材表示,要立足福建、放眼全国,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以问题为导向,围绕政策完善、企业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的困难,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炼总结全省各地探索的成效,集智聚力促进提案办理务实高效,加快助推全省数字贸易创新发展。
第三代超导量子计算机正式上线运行,接收全球量子计算任务;星火认知AI大模型启动规模训练,迭代升级逼近4.0版本;国产量子计算机与“巢湖明月”超级计算机“联姻”,实现“量超融合”放眼当下,一股追“新”逐“质”的浪潮正在安徽合肥大地涌动。
近日,科大硅谷蜀山园内,由合肥市政协“合聚链”委员工作室组织的“人工智能+”头脑风暴正如火如荼地上演。与会政协委员、行业专家的发言“热辣滚烫”、干货满满。
通过委员工作室“搭台唱戏”,只是合肥市政协助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一个侧影。
翻开履职时间轴,早在2019年6月,合肥市政协就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议题开展议政性常委会协商,在深入调研思考的基础上,从加大关键技术研发、加强数据资源支撑、开展应用场景规划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构建产业生态体系等方面提出12条建议清单,得到政府部门充分吸纳,转化为政策文件、落实为具体举措,助推合肥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会议上,委员们就创新性提出要以拓展应用场景为抓手,推动“人工智能+医疗”“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融合发展,与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的部署同向聚焦、不谋而合。
2020年,合肥市政协再接再厉,围绕“加快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开展市委社情民意座谈会协商,人工智能依然是委员建言的重点,大家高论频出、妙计连连其中,关于“降低AI企业在数据、算力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成本”“构建安全高效的智能化基础设施体系”“组建新一代AI产业联盟”等建议被合肥市“十四五”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充分吸纳。
一路驰骋一路歌。历经数年发展,合肥人工智能产业捷报频传。以科大讯飞、华米科技为龙头的企业共聚集上下游相关企业2400余家,总营收规模达2000亿元,产业规模增速保持20%的高增长。
2023年,合肥市政协整装再出发,将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加快重点产业集群化发展,提升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市社情民意座谈会重要协商内容。历时4个月调研,分类别分层次召开了8场座谈会、4场专家和专班研讨会,听取逾百名专家、重点企业、行业协会负责人意见,函调学习9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城市经验做法,最终形成沉甸甸的建言成果,得到合肥市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
与此同时,合肥市政协充分发挥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直通车”作用,持续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集智聚力。“建议尽快建设城市算力网、城市数据场,大幅度降低算力、数据的使用成本和门槛。”“加快推动全市工业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大力促进人工智能全流程全产业链深度应用。”在今年十五届合肥市政协三次会议上,委员们踊跃建言、务实献策,“金点子”不断。
“人工智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合肥市政协要发挥优势,凝聚力量,以政协之能、政协之长、政协之智,助力合肥大力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不断塑造人工智能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合肥市政协主席韩冰表示。
“人工智能要赋能百业,为有志者搭建驶向蓝海的平台”首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市徐汇区举办,大会上,徐汇区政协主席黄冲受邀致辞,对产业发展提出希望。这份致辞也凝结了徐汇三级政协委员的共同思考与协商智慧。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徐汇区政协办连续3年与区委办、区政府办商定,将AI领域议题纳入年度协商和民主监督计划中。
在今年的区政协全会期间,一场“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专题会作为开年首场协商,邀请区委书记曹立强到会听取建议。10多位委员争先发言,围绕创新数据要素制度、培育创新策源核爆点、优化政府基金引导、打造数字经济高地、推动产业创新迭代等建言献策。曹立强现场回应,科技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将积极采纳委员建言,加快转化为发展实效。
稍稍拉远时间轴区政协组织的“徐汇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委员集中视察活动,精心选取了区域内人工智能产业中具有代表性的北杨人工智能小镇、上海西岸国际人工智能中心以及澜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作为视察地。
“虽然北杨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还在建设中,但米哈游等数字文娱头部企业已经相中这里。我们有信心做到,让好项目不缺土地、好产业不缺空间。”委员们聚在项目沙盘前听取介绍,注视这一上海科创产业与区位枢纽汇聚点,位于黄浦江畔的人工智能中心有着“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产业集群优势,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载体。
实地调研中,委员们深入查看了新的五年规划中“东部高质量滨江发展带”和“西部高能级科创集聚带”,提出了持续完善人工智能专项政策等意见建议。此番视察也是多篇委员建言、社情民意的“由头”,区政协综合建言共识,形成的政协建言专报获区主要领导批示。
再拉远时间轴本届徐汇区政协开局以来,涉及人工智能领域的提案与社情民意信息数量呈不断增长态势。据统计,有关人工智能方面的社情民意信息55条,其中7条被市政协采用,5条报送全国政协,2条被区领导批示,1条被市领导批示。有关人工智能方面的提案10件,全部按期办结。
在大会发言的主题选择上,区政协精准选择区域人工智能发展热点问题,邀请相关委员作专题发言。2023年,徐汇区打造了全国首个、上海唯一的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勇立大模型的“风口”“潮头”。区政协十五届四次全会期间,政协委员虹梅街道联络组作《支持AI大模型产业,助推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书面发言,获得区委区政府重视并采纳。
时间轴落在2024年,记者了解到,多位省部级政协领导先后率队来到徐汇专题考察人工智能发展,对徐汇的顶尖科研机构和企业创新平台给予高度评价。在徐汇区政协看来,这也为徐汇政协与外区、外省政协加强互动、整合资源,推进人工智能产业更好发展、以新兴产业发展引领新质生产力搭建了更高层次平台。
春和景明,草长莺飞。在陕西省西安市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众多前来踏青的群众在草地上野餐徜徉,享受春日的美好。
据西安市文物局副局长唐龙介绍,作为西汉王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汉长安城,始建于公元前202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际大都会和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城,城垣内面积36平方公里,现在明确的保护区范围达75.02平方公里。汉长安城遗址虽历经2200多年的风雨沧桑,整体格局完整保存至今,是中国现存规模宏大、遗迹丰富、格局明确、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统一帝国的都城遗址,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标识之一。
由于汉长安城遗址涉及面积之大、文物遗迹之多、文化价值之高,在国内外文物保护史上都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鉴。因此,不断提升汉长安城遗址科学保护利用的水平、加强考古研究,特别是在文物价值内涵挖掘、文化展示阐释水平、数字化手段运用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是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和利用过程中一直在努力破解的难题。
日前,西安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围绕“进一步做好汉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工作”召开对口协商座谈会,用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推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是与会各方的共识。
与会委员们表示,通过科技支撑和跨界融合,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汉文物“活”起来是时代的选择。
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王晓明确提出,要以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融合性转化、沉浸式展示为突破,以汉文化重要文化遗址、重点文博场馆为抓手,探索推动汉长安城大遗址保护活化利用新路径。同时,要以科技赋能文旅创新供给为突破,以深化跨界融合、提升互动体验为抓手,实施汉文化创新性项目、打造特色化场景、推出高品质线路,变“流量”为“留量”,全力激活文旅消费。
曾带领科研团队运用AI技术,首次完整复原了《富春山居图》的西安市政协常委、民盟西安市委会主委吴晓军也在一直在关注着汉长安城,他在提交的提案里,就如何加快汉长安城遗址数字化保护利用给出了建议。
吴晓军说,“互联网+”和“数字化+”时代快速到来,以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因此,把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利用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解读展示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全面彰显汉长安城所蕴含的内在价值正当其时。
“在遗址区遗留有大量的文物,流传有丰富的史料与传说。”吴晓军建议,要挖掘长安城遗址文物与文化资源,利用VR、AR等数字技术进行活化利用;此外还可借鉴“数字故宫”模式,创建“数字汉长安城”工作平台,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文化元素相融合,在网络上全面活化历史场景,高水平诠释遗址价值。“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全面展示宣传,探索遗址和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新路径。”
由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蓬勃兴起。而算力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形式和新型基础设施,也已成为数字重庆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去年9月举行的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论坛暨华为重庆数字峰会上,定位于重庆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务平台的重庆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正式投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怎样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动重庆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重庆市政协经济委充分发挥委员优势积极助推。
翻开经济委一年来的履职工作“台账”,围绕数“智”赋能实体经济发展等相关主题开展的考察调研足迹历历在目:
组织委员和相关市级部门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学习考察。在参观了数字工信平台、算力互联互通平台、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了解了6G、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方面研究进展情况后,委员们建议,重庆要进一步加强与信通院交流合作,紧抓技术变革机遇,打造数智赋能产业创新环境,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组织委员、相关部门和金融企业负责人调研华为重庆分公司。大家走进鲲鹏计算产业生态重庆中心、重庆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听取市大数据局、数字重庆公司等相关工作情况介绍,了解重庆华为与长安汽车、赛力斯汽车等企业合作发展现状,并围绕数字重庆建设、政企协同推进和数“智”赋能高质量发展开展座谈交流,建言献策。
记者了解到,今年重庆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期间,市政协经济委还提出了“关于加快发展算力经济,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提案,建议科学规划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助力重庆加快数字技术创新、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从总体上看,我市算力发展的基础仍然薄弱,特别是在智算超算部署以及对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作用方面仍显不足。”市政协经济委负责人说,委员们结合前期调研情况进行了多次深入探讨分析,有的放矢提出对策意见。
如何推进算力体系建设?提案建议,首先要强化专项政策引导,加快算力科学布局。按照适当超前布局原则,科学有序、绿色节约推进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超级计算中心等算力设施建设,重点加大智能计算设施部署。支持区县按需建设规模适度的边缘算力资源池,按照“一城一池”推动边缘计算节点向园区、工厂、社区下沉。
在培育算力产业生态方面,提案还建议,以应用为牵引,鼓励支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过场景开放、揭榜挂帅等方式,引进培育一批算法模型、高端芯片、计算系统、软件工具等科创型企业主体。紧抓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发展契机,引进一批“东数西算”“东数西训”“东数西渲”重大应用场景落地,构建区域布局合理、辐射带动明显的算力产业生态体系。
智“汇”经济圈,履职不掉线。今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数字化转型发展。聚焦相关课题,3月,市政协经济委一行人的调研足迹又出现在了西部(重庆)科学城先进数据中心等地。“接下来,我们还将按照市政协年度重点工作计划安排,牵头组织关于数字重庆建设情况的常委会会议通报。”市政协经济委负责人说。
4月20日,建华课堂辽宁分课堂“人工智能创新与发展”报告会在沈阳举行。来自民建北京市海淀区委会的专家们以《大模型时代的“人工智能+”》《智能声音在多领域中的应用》《AI大模型与数字化转型思考 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关键》为题作主旨演讲。犹如春雨润心田,500人的会场座无虚席。
报告会结束后,小规模“研讨”随即进行。“听了讲座更觉得人工智能应用广泛、技术迭代迅速。接下来,我们将尝试从直播带货向AI销售转变,综合运用数字人、精准客户画像等技术,不断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降低成本、提升效益。”市政协委员王晓峰说。
“在口腔医疗、教学和研究领域,CAD/CAM数字化制造、种植牙机器人等技术的应用,缩短了疗程、提升了治疗的精准性。”市政协委员徐延表示,这场报告会涉及的人工智能在多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听后很受启发。“人工智能+医疗作为交叉学科,需要进一步做好学科建设。”
“在我们铁西区,现在有智能工厂23个,数字化车间27个,在头部企业AI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但专业人才稀缺已成为发展瓶颈。”铁西区政协副主席李梅琴建议下大力气加强人才引育,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打通区内外数据连接,让人工智能更好地为产业链服务。
走出会场,来到皇姑区数创工场,启云智网的研发团队正在加班加点。2023年7月,沈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获科技部批准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皇姑区政协委员刘诗奇介绍,现在,基于“人工智能+”的科创企业在沈阳发展很快,为产业服务是这类企业的共同目标。
今年以来,沈阳市政协收到关于“人工智能”的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达10余件(篇)。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市委会主委原忠虎说,“我们提交了《关于发展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产业的提案》,建议打造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赛道,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提升重点产业,推动实体城市与数字城市融合发展,强化招才引智培育产业人才队伍。”
围绕区域智算中心建设,市政协委员单泷提出,合理部署技术架构,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发挥“算力路由”作用,减少数据安全风险;加速算力普惠化,形成“算力适配任务”模式等建议。
近年来,以生成式预训练大语言模型(GPT)为代表的新型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建议构建面向行业的大语言模型系统工程范式,为大语言模型赋能行业应用提供工程建设标准和方法指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大语言模型赋能传统行业智能化建设案例”市政协委员陈锡民提交的《关于加快我市大语言模型技术研究及应用的提案》,被沈阳市政协选定为2024年重点提案。
此外,委员们还提出推动工业AI大模型产业发展、规范人工智能类办公软件使用、加快推进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建议。
浙江台州市政协助力推动深化人工智能多场景应用
“来到位于杭州的人工智能小镇考察学习,深切感受到人工智能多场景的广泛应用未来将给各行各业带来巨大变化。面对新变化,我行要积极投身数字经济新浪潮,探索数字金融新模式,通过数字化转型,改变管理模式,应对技术之变。”近日,浙江省台州市政协组织的台州小微金融政协委员会客厅赴杭州集体调研活动上,市政协委员尤定海边走边看,深有感触。
随着“智造”升级激发数字经济新浪潮,台州市政协坚持边学习边思考边行动,打好学习调研、协商交流、民主监督等履职组合拳,为推进数字赋能产业升级凝心聚力。
2023年市政协全会期间,九三学社台州市委会提出的《以产业数字化助推台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建议》的集体提案从强化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加强产业数字化要素保障、重点攻坚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据要素价值化等方面,对产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在提案面对面专题协商会上,政协委员、企业家和专家代表更是畅所欲言、献计献策。
在市政协“和合委员讲堂”上,全国信标委标准工作组、浙江省“未来工厂”标准起草和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的专家杨晨围绕“产业数智化转型助力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主题,受邀为委员和机关干部们授课,提升了委员们的数字经济素养,为今后更好地为台州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提供了助力。
借势数字东风、借力电商平台,台州积极创建一系列具有显示度、辨识度的消费场景,持续推动数字消费迈上新台阶。数字经济改变的不仅是工业领域。事实上,随着数字产业化,产业经济和群众生活的在线化、智能化和网络化,人与物、物与物之间更丰富的网联化,各行各业、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产生深刻变革。
今年初的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张赛挺等多位委员纷纷建言开拓数字经济“新蓝海”,加快台州市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数字时代,算力为基。2023年10月18日,浙东南智算经济产业园在台州市黄岩区开园。台州市、黄岩区两级政协委员先后通过调研、视察深入了解浙东南智算经济产业园建设运行情况。委员们认为,该项目的建设充分体现了台州市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人工智能新经济的决心。算力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是承载和推动技术变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建议要抢抓发展机遇,加快布局智能算力基础设施,有效支撑浙东南经济圈的人工智能大模型、金融、互联网、云服务等产业的算力需求,赋能千行百业,成为推动台州乃至浙东南数字经济发展的高等级算力底座。
江西萍乡市政协建言以数字化、智能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
在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工业园的中材电瓷电气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原料经过球磨炼泥等工序后被切成长方体的泥段。一台机器人轻松提起40公斤重的泥段,准确投放到生产线的另一端,全程没有工人参与。
“如果没有机器人,搬运泥块这个工序至少需要10多位身强力壮的工人轮番上阵。”中材江西电瓷电气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
作为“中国电瓷之都”,江西省芦溪县工业化制瓷已有110多年的历史,是全国最大的电瓷生产基地,中低压线。
“数字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萍乡市传统产业正面临从传统模式向智能化升级的严峻挑战。”经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点题,市政协将“以数字化、智能化推进现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列为2024年度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议题。4月19日,市政协主席聂晓葵率调研组一行来到芦溪县工业园开展专题调研。
“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益。”“我们投入了,也获益了,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企业在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过程中遇到了什么瓶颈和困难?”“园区在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建设上做了哪些探索和尝试?”
从自动化生产线到中央控制室,调研组一路走一路看,探讨交流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之路。调研组就地召开了座谈会,在企业家代表、部门负责人的发言中,“数字”“智能”“转型”“人才”等成了高频词。
“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投资大,见效周期长,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试错成本高,更需要政府的引导。”强盛电瓷总经理谢鹏直陈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痛点”,“自动化设备需要大量调试且配件较易损坏,现有本土数字化智能化厂家备选较少,一个小部件的损坏可能导致企业一天甚至更久地停产。”
“数字经济不是扫码枪扫一扫、把数据输入电脑,而是需要一定的硬件设施。”专业从事非标智能化设备生产销售的朱囿榕委员建议,要有专业团队对企业是否具备推行数字化、智能化条件进行科学评估、诊断,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条件基础进行分类指导。
“建议加快建立智慧园区综合管理平台,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希望能对接优质服务商,为行业内多家企业提供智能化服务,降低企业转型升级成本。”“可以尝试由企业在岗专业人才带薪培育在校学生,最大程度实现本土人才订单式培育。”座谈会上,企业家代表纷纷给出自己的建议。
“以智变带动质变,实现萍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变道超车,在未来的竞争中把握主动。”聂晓葵认真倾听了大家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她希望,委员们聚焦抓好现有顶层设计的优化升级、实施示范引领带动、强化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部署、解决数字创新人才紧缺难题等贡献智慧和力量,助推萍乡“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标杆城市”。
“人工智能正在成为人机共生时代的新质生产力”4月19日,受河南省漯河市政协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深兰科技创始人陈海波以“人工智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题,为与会的省市县政协委员、机关干部和群众代表作辅导讲座。可容纳1000人的漯河大剧院座无虚席,听课席上的掌声一浪高过一浪。
“本次讲座旨在以读书交流方式促进全市各级政协委员和广大界别群众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深化对人工智能的认识理解和掌握运用,推动形成助力人工智能研究创新和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合力。”漯河市政协秘书长舒畅向记者介绍。
近年来,面对人工智能这场科技革命带来的历史性机遇,漯河市谋定而动,出台一系列政策,成立了漯河市人工智能学会,高标准建设运营中原食品实验室,充分发挥市场规模、应用场景、数据资源等优势,全力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加快以数智化赋能新型工业化。
漯河市广大政协委员对此给予密切关注。近两年来,委员们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提出了许多意见建议。为此,市政协组织委员通过召开工作座谈会、实地调研、赴部分先进地区考察学习等形式,对这一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召开界别小组座谈会。
“市委八届四次全会作出了建设创新之城的决策部署,这为我们利用人工智能发展机器人产业提供良好基础,建议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推动我市经济转型升级。”杨亚丽常委建议。
“中原食品实验室要更好推动产业链整体向高端迈进,促进人工智能向更多食品行业落地拓展,统筹推进全场景、全流程、全层级智能化转型。”詹鹏飞委员说。
“要深度研究提案业务,充分运用大数据和AI人工智能技术,推出全新智慧提案系统,涵盖征、提、立、交、办、督、评、析全要素全流程各环节,打造漯河政协提案工作智能应用新场景。”李宏宇常委认为。
“建议政府加快建立支持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广的制度机制,推动构建应用牵引、跨界融合、开放共享的新一代AI产业体系。”牛青委员表示。
“要利用AI赋能,更好地做好公共服务供给”“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委员们纷纷提出“金点子”。
“要在多领域拓宽、多场景应用上创新思路、完善机制、下足功夫。”市政协主席王克俊表示,下一步将立足政协性质定位,答好助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时代课题,为助力漯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