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技部正式对外发布了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的批准通知。这一举措旨在深化AI领域的发展,提升国家整体科研和技术能力,从而支持该领域的快速进步。此次批准的9个AI算力平台,不仅涵盖了多个重要城市,还各具特色,展示了我国在公共算力建设上的重大进展。
首先,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作为华中地区首个国家级公共算力平台,聚焦于算力集群与产业智能化升级。该中心自2020年建成以来,已经建立了200PAI + 4PHPC的算力资源,并且正计划扩容至400P。此外,中心的算力申请量在极短的时间内呈现出131%的环比增长和900%的同比增长,极大推动了区域内的科研和产业发展。
大连AI计算中心则是东北地区首个算力顶级规模的AI平台。自运营以来,该中心已为200多家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了算力服务,推动了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智慧医疗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创新,并通过技术攻关提升了区域科技实力。
西安未来AI计算中心同样不甘示弱,其一期建设的300P AI算力和8P HPC算力,将公共服务的特色融入到多项科研项目中,创建了一系列行业领先的大模型,显示了西部地区在AI算力方面的迅速崛起。
南京智能计算中心则以其理论峰值1250POPS的预计算力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具规模的算力中心之一,已为近百家科研及创新公司可以提供了支持,推动了多个前沿科技领域的研究。
在北方,北京昇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通过普惠算力的方式,已建立100P的算力资源,未来将扩展至1000P。这一平台适配了多种主流开源算法,助力了AI企业的快速创新和应用。
成都智算中心则强调了智能计算在智慧金融、智慧医疗等领域的实际应用,通过与政府和教育学习管理机关的合作,推动了一系列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杭州之江实验室作为高能级的科创平台,致力于智能计算基础设施的建设,计划解决多集群异构算力的聚合与管理,展示了地区科技发展的前瞻性。
最后,广东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聚焦于类脑智能应用,旨在通过横琴智能计算平台为区域内的科技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逐步推动区域经济的转型与升级。
总结来看,这九个国家级创新平台的批准,不仅提升了国内人工智能算力服务的整体水平,也为今后的科学技术创新、人才教育培训及产业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未来,我们大家可以预见到这一些平台将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普及,赋能各行各业的数字转型。随着算力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备,值得期待的是,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将迈向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解放周末!用AI写周报又被老板夸了!点击这里,一键生成周报总结,无脑直接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