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果财经获悉,近日,边缘计算社区发布了2025中国边缘计算20强榜单。边缘计算社区作为该领域的长期观察者与生态建设者,自 2019 年起,每年上半年都会发布 “中国边缘计算 20 强企业榜单” 。如今,这一榜单历经六年的打磨,已成为衡量中国边缘计算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风向标,累计触达超百万行业从业者与投资者,有力地推动了优秀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落地。回顾过往几届的 20 强榜单,再看 2025 年新鲜出炉的这份榜单,我们能从中窥探出中国边缘计算行业发展的诸多变化与趋势。
早期的边缘计算 20 强榜单中,企业的分布相对较为分散,不一样的企业在各自擅长的领域摸索前行。彼时,边缘计算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概念虽已提出,但在技术应用和市场拓展方面都面临着诸多挑战。许多企业专注于基础技术的研发,试图构建边缘计算的底层架构,在网络通信、数据处理等基础环节发力,为后续的应用拓展奠定基础。像一些专注于边缘计算硬件设备研发的企业,努力提升设备的性能和稳定能力,期望在边缘侧实现高效的数据采集与初步处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近几年的榜单,我们大家可以明显看到行业的逐渐成熟与分化。一方面,一些具有强大技术实力和资源优势的公司开始崭露头角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例如华为等企业,凭借在通信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将 5G 技术与边缘计算紧密结合,在推动边缘计算网络建设方面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在 2025 年的榜单中,华为依然凭借其强大的总实力名列前茅。其不仅在边缘计算的研发技术上持续投入,推出了一系列先进的边缘计算产品和解决方案,涵盖从边缘设备到边缘云平台的全栈产品体系;而且在市场拓展方面,积极与各行业合作,将边缘计算应用于智能工厂、智能交通等多个领域,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
运营商在榜单中的表现也十分突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运营商凭借广泛的网络覆盖和庞大的基础设施资源,在边缘计算领域占据了主体地位。以中国移动为例,其积极布局边缘计算节点,利用自身的基站资源,将算力下沉到更接近用户的地方,为各类应用提供低延迟、高带宽的网络支持。在早期,运营商主要是提供网络连接服务,而如今,他们已深度参与到边缘计算生态的构建中,不仅提供网络基础设施,还与云厂商、应用开发商等合作,共同打造边缘计算解决方案,满足多种行业客户的需求。
从 2025 年榜单来看,有几个显著的特点反映出行业的最新发展形态趋势。首先,运营商与云厂商持续领跑。这是因为随着 AI 大模型与物联网设备的爆发式增长,对边缘计算的需求呈现出井喷式的增长,而运营商的网络优势和云厂商的算力优势正好契合了这种需求。云厂商如阿里云,不断强化其边缘云服务能力,将云计算的优势延伸到边缘侧。通过提供弹性计算、存储和数据分析等服务,满足企业在边缘侧对数据处理和应用运行的需求。在电商促销活动期间,通过边缘云的实时数据处理能力,能够迅速响应用户的访问请求,提升用户体验。
其次,解决方案提供商差异化突围。在市场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单纯提供通用的边缘计算产品已经难以实现用户多样化的需求。一些专注于特定行业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开始脱颖而出。江行智能以边缘智能赋能电力能源行业为愿景,依托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构建起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 “云 - 边 - 端” 协同架构的技术体系。针对电力能源行业的特点,打造出智能巡视系统和新型电力系统两大核心产品线,并推出电力能源领域垂直大模型 ——“源问大模型”,实现了技术与场景的高效耦合。这种针对特定行业的深度定制化解决方案,能够更好地满足行业客户的实际的需求,解决他们在生产运营过程中面临的痛点问题,从而在市场中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再者,边缘云服务商加速崛起。随着边缘计算从 “辅助技术” 跃升为 “核心基础设施”,边缘云服务的市场需求迅速增长。像 ZenLayer 这样的边缘云服务商,经过十年深度布局,精心打造广覆盖、低延迟、高可靠性的网络架构,在全球 50 多个国家战略性部署了超过 300 个边缘节点,凭借 130+Tbps 网络容量、10,000 + 全球相互连通、300 + 云连接形成多层次低时延网络圈,致力于实现 25ms 内覆盖全球 85% 互联网用户。通过提供弹性算力、裸机云、GPU 云等多样化的算力产品,满足多种客户在不同场景下的算力需求,在全球多地关键场景中展现出了重要价值。
对比过往榜单,2025 年榜单中企业的技术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早期的边缘计算企业往往专注于单一技术领域,如网络技术或者数据处理技术。而如今,上榜的企业大多将边缘计算和AI、大数据、云计算等多种技术进行深层次地融合。在工业领域,企业通过边缘计算实时采集生产设备的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和故障预测,借助云计算实现数据的存储和远程管理。这种多技术融合的趋势,使得边缘计算的应用场景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从最初的简单数据采集和处理,延伸到了智能决策、实时控制等更复杂和关键的领域。
从商业应用的角度来看,过往上榜企业的应用领域相对有限,大多分布在在一些对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特定行业,如工业自动化、智能交通等。但在 2025 年的榜单中,我们大家可以看到边缘计算的应用已经广泛渗透到各个行业。在医疗领域,边缘计算能轻松实现医疗设施数据的实时分析,辅助医生进行远程诊断;在农业领域,通过边缘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土壤墒情、气象信息等,实现精准农业生产。这表明边缘计算的商业经济价值正在不断被挖掘,市场潜力巨大。
通过对历年边缘计算 20 强榜单的对比分析,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中国边缘计算行业从萌芽到发展壮大的历程。2025 年的榜单更是展现出行业在技术创新、市场格局和应用拓展等方面的新变化和新趋势。未来,随技术的慢慢的提升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边缘计算行业有望迎来更加辉煌的发展阶段,而榜单中的这一些企业也将继续在推动行业发展的进程中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关税风暴催生科技投资新逻辑